生态所站 | 花开阳春三月天,这里的风光别样好
2019年已到阳春三月春正好的时节。随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积极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不断深入,让生态文明建设建功新时代展现新作为,三明高速人正在一片春意盎然的好时光中,你追我赶、我学你教,力争在闽西北这个灵秀的地方,将生态所站建设干出一番新模样,做出一番新气象。
这里的所站景色别样好
这里的春天,山明水秀,竹舍茅篱。“你瞧,若你依在窗边或站立阳台,定能看到营区里的兰亭、小径、芳园还有翠草。若你此时身在兰亭小径中,却又能听到树梢上的鸟鸣;听到溪水的潺潺声,景色如画,心中然生惬意。”

为了实现此“景”,达到此“意”,三明管理分公司以塑精品、出特色,紧扣 “清新高速”为主旋律,全力打造“设施齐全、管理规范、环境优美、后勤保障、生活丰富”的工作生活环境为目标,稳步推进生态所站建设。经过全司上下不懈的努力和辛劳的付出,生态所站建设已初具规模,2018年,沙县征管所、永安北养护站先后完成全省高速公路“三十佳”生态所(站)验收工作。
这里的春天,花开三月,生机勃勃,营区设施大变了样。生态所站改造伊始,三明管理分公司就十分重视员工的健康发展,把“人文关怀”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。除了倾力打造“生态、宜居、和谐、美化”的营区外,还在关系职工身心健康的“软硬件”设施上加大资金投入。

这里的景述说历史,这里的物有“精气神”
这里的春天,有暖意、有温馨,在未来的路上,一定山青水暖。在如何建设好生态所站,同时保持好、发展好生态所站建设成果,三明管理分公司认为“要把生态建设提高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高度上来,达到保存生态建设的良好成果,同时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文化水平,最终形成‘软硬件’相互支撑的管理模式。”
为了达到“软硬件”的相互支撑,公司管理者瞄准了“文化、历史和地域”三个主要元素。因为,历史上三明不但是闽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还是红军革命时期的根据地,更有着“竹乡”的美誉,在生态所站的文化建设上,都可以汲取“养分”,挖掘“三个要素”的潜能,应用到生态建设的布局谋划上,公司一方面把营区政治思想文化建设工作作为入手点,在生态文化园建设中突出表现宣传党政文化这个总基调,在赞歌园、时代楷模长廊、时代精神小品等特色节点和景观设施中“注进”红色的基因;同时还以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为背景,将集团公司“家”文化精神、三明公司“立根、修身、有节、惠人”的竹文化和传统理学的“朱子”文化有机融合起来,分别嵌入到各类景观小品中,达到突出时代感、地域特色和传统风格的效果。另一方面,则积极探索公司党建文化创建和传播工作,把党的“六好”支部创建,职工思想建设工作带入到各类建筑“小品”建设中,或利用“一步道、一长廊、一小品、一屋、一室”把绿地游步道与党建之路建设结合起来;或将名人名言、诗词歌赋印于木牌,置于林间步道两旁,展示革命者志向和先贤品德,让所站(区)的营区文化建设充满着时代的“精气神”。
花开阳春三月天,正是你我追梦时。这里的春天,如画更如诗,三明高速人的精气神聚集于此,现如今,我们要铆足干劲朝着实现生态所(站、区)建设目标继续前进,以路为家,发扬勤俭节约、任劳任怨的精神,在建设中一步步落实好责任,全力确保各项措施到位,保证把“生态所站”建设的又好又快。(三明公司)